水龙吟 · 初夏

鉴天云敛壶中,昼暖乍喜薰风永。轻纱渐试,香罗初褪,梅阴又□。广殿窗虚,翠帘卷起,一番清影。正新篁绿嫩,池光涨雨,鱼吹浪、燕飞径。
好是九重邃密,有岚光、烟溪深静。升平暇日,长廊别院,笙歌缓整。宝辇迟留,玉觞时举,何妨乘兴。况一年好处,犹寒未暖,是清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初夏》是宋代词人曹勋的一首词,该作品在文学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下面是对这首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北宋末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的文学作品包括《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传世。
  2. 作品原文:鉴天云敛壶中,昼暖乍喜薰风永。轻纱渐试,香罗初褪,梅阴又 。广殿窗虚,翠帘卷起,一番清影。正新篁绿嫩,池光涨雨,鱼吹浪、燕飞径。好是九重邃密,有岚光、烟溪深静。升平暇日,长廊别院,笙歌缓整。宝辇迟留,玉觞时举,何妨乘兴。况一年好处,犹寒未暖,是清和景。
  3. 主题思想:词通过描绘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词人内心的愉悦与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描写,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视。同时,作品也反映了词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4. 艺术手法:曹勋在创作《水龙吟·初夏》时,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例如,他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词人的内心世界。此外,他还通过对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使得作品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意蕴和美感。
  5. 文化背景:《水龙吟·初夏》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末年,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词人曹勋通过创作这首词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唤起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6. 艺术特色:曹勋在创作《水龙吟·初夏》时,注重词句的音韵美和意境美。他的作品中,语言优美而富有音乐性,读来朗朗上口。同时,他也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7. 文学价值:《水龙吟·初夏》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更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主题,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曹勋的《水龙吟·初夏》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更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