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比部

青山夜来雨,溪水已潺湲。
侵晓桂旗动,伤离蘋渚前。
百壶临祖道,两桨破春烟。
旧业西河上,归心向日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刘比部》是明代诗人卢龙云创作的一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旅途情景,展现了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期许。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青山夜来雨,溪水已潺湲。侵晓桂旗动,伤离苹渚前。百壶临祖道,两桨破春烟。旧业西河上,归心向日边。

  2. 诗歌解析

  • 自然描写:“青山夜来雨,溪水已潺湲。”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早晨山中的景象。雨水使得山更显翠绿,溪水潺潺声显得更加悦耳。
  • 情感表达:“侵晓桂旗动,伤离蘋渚前。”清晨时分,旗帜在微风中飘扬,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沉重起来。他站在岸边的小洲上,看着远方的朋友离去,心中满是不舍。
  • 旅程描述:“百壶临祖道,两桨破春烟。”这里,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旅途的期待,还通过“百壶”和“两桨”这两个动作,生动地展现了旅途中的热闹与活力。
  • 事业展望:“旧业西河上,归心向日边。”最后一句,诗人将视线转向远方,表达了对于未来事业的期望。他希望在自己的故乡能够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理想。
  1. 创作背景
    《送刘比部》的创作背景是在明代,这是一首为朋友刘比部即将启程赴任而作的送行诗。卢龙云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待。

  2.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送刘比部》中,“青山”、“溪水”、“晨曦”等自然意象与“归心”等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情感抒发:诗中充满了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期许,情感真挚而深沉。
  • 语言风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也展现了他对自己未来的期许。
  1. 文化意义:从文化层面看,《送刘比部》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段深厚的友谊的见证。它展示了古代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在面对离别时所表现出的豁达与坚韧。这首诗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送刘比部》不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