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宗说寺丞归南京

晏岁欲飞雪,满天含冻云。
犯寒单骑速,猎吹紫裘薰。
庭鹊还先喜,池鸿去始闻。
公应问贫贱,善说莫如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王宗说寺丞归南京》是宋代文学家梅尧臣的代表作之一,其创作背景、主要内容与艺术特色等均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官宦家庭,少有文名,曾任国子监直讲、尚书都官员外郎等职。他的诗作广泛涉及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以反映民间疾苦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尤以关注社会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著称。
  1. 诗词原文
    晏岁欲飞雪,满天含冻云。犯寒单骑速,猎吹紫裘熏。庭鹊还先喜,池鸿去始闻。公应问贫贱,善说莫如君。

  2. 诗词赏析

  • 描绘景象:首句“晏岁欲飞雪,满天含冻云”中,诗人通过对寒冷天气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压抑和冷清的氛围,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大雪。接着,“犯寒单骑速,猎吹紫裘熏”通过描写主人公骑马追捕猎物的情景,展现了冬季狩猎的生动画面。
  • 动物象征:诗句中的“庭鹊还先喜,池鸿去始闻”利用“鹊”和“鸿”这两种鸟类对季节变换的不同反应,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对冬天的不舍。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
  • 寓意表达:“公应问贫贱,善说莫如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回归后的关心和期待。他认为在朋友面临困境时,能够用言语慰藉和帮助是最好的方式。这种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也展示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1. 创作背景
  • 梅尧臣的诗歌多关注民生问题,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他的许多作品都透露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政治腐败的不满。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冬日景象和表达对友人的关心,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代的敏感以及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1. 艺术特点
  • 诗歌采用了典型的宋诗风格,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 在结构上,这首诗遵循了宋诗的规范,前后呼应,层次清晰。从描绘冬景到表达对友人的祝愿,每一部分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送王宗说寺丞归南京》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生感慨的作品,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的文学作品。通过对梅尧臣及其作品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歌的魅力以及中国古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