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雷

春雷不发蛰,秋雷不收声。
向无一日雨,今无一日晴。
昨夕玉女笑,闪闪扬目睛。
雷公与雨师,自取号令明。
舒惨由上天,诞妄推五行。
日月不粒食,安问下土耕。
虽然屋瓦烂,还有地菌生。
损彼以益此,谁能较人情。
尧时不无水,用禹水乃平。
黎民思尧仁,往往见于羹。
犹吾大君意,星火立水衡。
水衡虽努力,岂将雷雨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雷》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古代诗歌。下面将详细介绍《秋雷》:

  1. 创作背景
  • 《秋雷》的创作背景与梅尧臣的生平经历紧密相关。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因擅长诗、词、散文而闻名于世,尤以其诗成就最为突出。他的诗作风格朴实无华,注重内容的深厚与形式美的统一,对后世影响深远。在《秋雷》一诗中,梅尧臣以秋天的雷声为引子,联想到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对时光流转的思索,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才华。
  1. 作品鉴赏
  • 《秋雷》作为梅尧臣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诗中没有复杂的修饰,却能直击读者的心灵。通过对秋雷的描述,诗人不仅传达了自己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还隐含了对人生、岁月和命运的深刻感悟。这种表达方式使得《秋雷》成为一首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普遍意义的诗歌。
  1. 文学价值
  • 从文学史的角度评价,《秋雷》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代表了宋代诗歌的典范。《秋雷》的艺术成就体现在诗人如何运用传统的诗歌形式来表达现代的情感和哲理。梅尧臣通过这首诗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界的敏感和对生命哲学的思考,这些思想至今仍具有启发意义。
  • 在艺术表现方面,梅尧臣的诗作展现了宋代诗歌的典型特征,包括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情感的真实反映。此外,梅尧臣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这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是非常突出的艺术成就。

《秋雷》不仅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被后人传诵,它还反映了宋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梅尧臣通过这首诗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使其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