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庄春晚

栽种成阴恰十年,水光山色静无边。
杏桃赏遍春容老,松竹添多晚力坚。
向有味中求冷淡,好宽怀处且盘旋。
干戈渐说边尘息,朽木因依得昼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湖庄春晚》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作品,体现了宋代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人简介
  • 曹彦约,字简甫,号昌谷,宋南康军都昌人。天资颖异,曾从朱熹讲学,孝宗淳熙八年进士,为京湖宣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摄汉阳军事。宁宗开禧三年,为湖南转运判官,平罗世传等起事。嘉定八年,为利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官至礼部侍郎。
  1. 诗作原文
    栽种成阴恰十年,水光山色静无边。
    杏桃赏遍春容老,松竹添多晚力坚。
    向有味中求冷淡,好宽怀处且盘旋。
    干戈渐说边尘息,朽木因依得昼眠。

  2. 诗歌内容解析

  • 栽种成阴恰十年:描述了树木已经生长了相当长的时间,形成了遮阴的树阴,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成长。
  • 水光山色静无边: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水的光泽和山的颜色显得无边无际。
  • 杏桃赏遍春容老:表达了春天里杏花和桃花被观赏完毕,春天的美景也随之消逝。
  • 松竹添多晚力坚:松树和竹子因为长时间的阳光照射而更加坚韧。
  • 向有味中求冷淡:在寻找生活或艺术中的平淡之美,追求一种内在的平静与淡然。
  • 干戈渐说边尘息:战争逐渐结束,边疆的战火平息,象征着和平的到来。
  • 朽木因依得昼眠:虽然经历了战乱,但最终还是找到了依靠,可以安然入睡。

《湖庄春晚》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和情感世界。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的抒发,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