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桐竹

种竹期龙至,栽桐待凤来。
他年跨辽海,经此一徘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栽桐竹》是北宋诗人章惇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生平:章惇,字子厚,生于宋建州浦城,后寓居苏州。他早年考中了仁宗嘉祐四年的进士,后来在神宗熙宁初年担任编修三司条例官。在王安石秉政时期,章惇被提拔为编修三司条例官,并察访荆湖,用兵溪洞,拓境数百里,置沅州。元丰二年,他成为参知政事,因政治斗争被罢免知蔡州,后来移居陈、定二州,并在哲宗即位时重新被起用。然而,章惇晚年的政治生涯颇为坎坷,曾因反对还西夏故地而遭到排挤,最终被贬谪至舒州团练副使和睦州居住,最后又迁徙至越州和湖州。

  2. 诗歌原文:种竹期龙至,栽桐待凤来。 他年跨辽海,经此一徘徊。

  3. 诗意解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和对历史人物的仰慕之情。首句“种竹期龙至”,意指种竹子是为了期待有如龙一样的英雄出现;第二句“栽桐待凤来”则意味着栽种梧桐是为了等待像凤凰一样的贤才降临。诗中的“他年跨辽海,经此一徘徊”描绘了一个远大志向和宏伟抱负的场景,暗示着诗人胸怀壮志,期望未来能有一番伟大的成就。整首诗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4. 作品鉴赏: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每一句都饱含深意。通过对竹子与梧桐的种植,诗人不仅寄托了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也反映了他对贤能之士的渴望。此外,诗中的意象——种竹和栽桐,也象征着一种执着和坚守。诗人通过这种形象的表现手法,将个人的情感和理想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5. 背景影响:在北宋时期,文人墨客常常通过诗词歌赋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章惇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尽管《栽桐竹》这首诗没有流传下来太多的版本,但它所蕴含的深刻意境和丰富的文化价值仍被后人传颂。

《栽桐竹》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个人情感和愿景的诗歌,也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展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文人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