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贶

利锁名缰脱者希,钟鸣漏尽尚忘归。
独全至乐能齐物,未达高年遂拂衣。
明月数声仙鹤唳,秋风一尺鲙鲈肥。
赏心乐事知多少,只恐蒲轮到钓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张贶》是北宋诗人傅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傅求,字命之,宋代开封考城人,仁宗天圣二年进士。他曾担任梓州路转运使,治理过夺民田之奸吏,徙至陕西后变铁钱法,并令税输本州。他的仕途中还包括召为户部副使,平边患,出知兖州等职。
  2.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从内容上看,它很可能是诗人在特定时期与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诗歌通过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深厚的友谊。
  3. 诗歌原文
    利锁名缰脱者希,
    钟鸣漏尽尚忘归。
    独全至乐能齐物,
    未达高年遂拂衣。
    明月数声仙鹤唳,
    秋风一尺鲙鲈肥。
    赏心乐事知多少,
    只恐蒲轮到钓矶。
  4. 诗意解析:首联“利锁名缰脱者希,钟鸣漏尽尚忘归”,表达了诗人摆脱世俗名利束缚的愿望,以及深夜钟声已停仍不愿回家的心境。颔联“独全至乐能齐物,未达高年遂拂衣”则描绘了诗人追求极致快乐、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老年生活可能变化的担忧。颈联“明月数声仙鹤唳,秋风一尺鲙鲈肥”,用月亮和秋风作为背景,营造出宁静而美好的意境,鱼脍的肥美也象征着丰盛的生活。尾联“赏心乐事知多少,只恐蒲轮到钓矶”,则是一种反问,表达了对生活中美好时刻短暂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未知未来的一种忧虑和警惕。
  5. 艺术特色:《寄张贶》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审美情趣。其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此外,该诗还体现了宋代诗歌注重写实与寄托的特点,即通过具体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寄张贶》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更在情感表达和艺术创造方面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智慧。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怀念,也是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