贽袁茶使

天隅把袖立春风,井络民情许上通。
暖到夜郎安静里,寒消白帝抚摩中。
摘山岂必溪芽尽,市骏何须冀种空。
月渚扁舟书好读,琅琅声与大江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贽袁茶使》是宋代诗人阳枋所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下面是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阳枋(1187年—1267年),字正户,号字溪,四川巴川人,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文学家。他端平年间中乡选,后赐同进士身,终为绍庆府学官。阳枋的一生充满文学创作,其作品已佚,但清人在辑录其著作时编有《字溪集》。
  1. 诗歌原文
    天隅把袖立春风,井络民情许上通。
    暖到夜郎安静里,寒消白帝抚摩中。
    摘山岂必溪芽尽,市骏何须冀种空。
    月渚扁舟书好读,琅琅声与大江东。

  2. 诗歌赏析

  • 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中的“天隅把袖立春风”形象描绘了春风拂面、衣袖随风的场景,给人以舒适惬意的感觉。而“井络民情许上通”则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开放与交流,体现了作者对民众情感的体恤和尊重。
  • 哲理思考的体现:诗中通过“摘山岂必溪芽尽,市骏何须冀种空”表达了一种随缘自适的生活态度,暗示了人生中有些事情不必强求,顺其自然更为可贵。
  • 文化传承的价值:在“月渚扁舟书好读,琅琅声与大江东”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 艺术表现的手法:整首诗采用了平实的语言和朴素的意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展现了宋代诗词的艺术魅力。

《贽袁茶使》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诗歌,也是阳枋文学成就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还传递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