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闻捷韵

身闲偏蚤起,边报逐朝新。
诸将休轻敌,中原尚有人。
定须申挞伐,安得杂莸薰。
祇愧浑无补,空歌捷咏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四次闻捷韵》是宋代诗人许及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战事和个人抱负的深刻思考和无奈之情。在探讨这首作品之前,了解其作者许及之的背景及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尤为重要。

许及之(1197年—1265年),字深甫,温州永嘉人,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曾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分宜县知事、吏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他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不仅在政治舞台上活跃,还在文学创作上有着杰出的成就。许及之的作品多表现出他对国事的关注和对个人理想的坚持,其中《四次闻捷韵》是其代表作之一,充分展示了他的政治立场和文学风格。

《四次闻捷韵》的内容主要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战事和个人抱负的双重关注。诗中写道:“身閒偏蚤起,边报逐朝新。诸将休轻敌,中原尚有人。定须申挞伐,安得杂莸薰。”这四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军事斗争中的种种矛盾的深刻反思。

“身閒偏蚤起”表现了诗人早起勤政的态度,反映了他在位期间可能的繁忙工作状态。接着,“边报逐朝新”揭示了当时边疆不断有新的战事发生,显示了国家安全所面临的持续挑战。紧接着,“诸将休轻敌,中原尚有人”表达了诗人对前线将领的警惕和期待,同时指出尽管战局严峻,仍有希望和力量存在。最后,“定须申挞伐,安得杂莸薰”则透露出诗人对军事行动的迫切需求和对政治清明的渴望。

这首诗还体现了许及之深厚的文学造诣,其运用平实而富有力度的语言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使得诗歌既有深沉的历史感,又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这种风格与当时文坛上的其他作家形成了鲜明对比,彰显了他独立不群的艺术追求。

通过对《四次闻捷韵》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它不仅是许及之个人政治理念和哲学思想的体现,也是宋代特定历史环境下社会状况的真实反映。这首诗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与理性的交织,是诗人在动荡时局下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思与呼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