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节推胜弃职归省

慷慨中原泣夜阑,一门忠孝只南冠。
来归九死赊犹易,就养一官轻底难。
幕府礼罗留莫住,清时长铗惜休弹。
男儿富贵寻常事,要取功名与世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郑节推胜弃职归省》是宋代诗人许及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作在宋代文学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其内容与情感深度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忠孝、功名与富贵的复杂态度。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内容和意义:

  1. 创作背景
  • 作者许及之:许及之是宋代温州永嘉人,字深甫,是位进士出身的历史人物,曾先后担任过多个官职,包括知分宜县、诸军审计、宗正簿、太常少卿等。他的仕途经历表明,他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成就和影响力。
  • 诗歌创作时局:许及之创作此诗的背景,是在南宋时期,政治环境相对复杂。由于朝政斗争和外族侵扰,许多官员面临抉择,有的被迫离职或辞官归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许及之通过诗歌表达了对那些坚守忠孝之道的官员的赞赏与祝福。
  1. 诗歌内容
  • 忠孝情怀:“慷慨中原泣夜阑,一门忠孝只南冠。”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忠孝精神的推崇。这里的“中原”暗指宋朝,而“南冠”则可能是指那些被迫离开朝廷的臣子们。
  • 归隐难行:“来归九死赊犹易,就养一官轻底难。”这里描述了一位士人归隐的艰难选择,以及留在官场的无奈与不易。“九死”暗示了极高的风险和牺牲,而“赊”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暂时的轻松或容易。
  • 官场生活:“幕府礼罗留莫住,清时长铗惜休弹。”表达了对官场应酬和权力游戏的反感,同时也反映了文人内心的无奈与挣扎。“长铗”一词出自《楚辞》,常用来形容才华横溢之人的无奈处境。
  1. 诗歌的意义
  • 忠孝传统: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许及之对忠孝传统的尊重,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忠君爱国精神的看重。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思想尤为重要。
  • 个人选择与价值:通过对归隐与官场生活的对比,诗歌提出了关于个人选择与价值的问题。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勇于追求内心真正的价值和信仰。
  • 文学艺术风格: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特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思考。

《送郑节推胜弃职归省》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也是宋代文化和社会风貌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以及他们在动荡时代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