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潘才叔

杜老添愁怜晦日,阆仙不睡惜残春。
闰馀宽我花枝眼,年事逾君卦气身。
架上酴醾香已歇,阶前红药色方新。
新晴肯访山园否,闻健闻闲莫厌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酬潘才叔》是宋代诗人许及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古诗:

  1. 诗歌原文
    杜老添愁怜晦日,阆仙不睡惜残春。闰馀宽我花枝眼,年事逾君卦气身。架上酴醾香已歇,阶前红药色方新。新晴肯访山园否,闻健闻闲莫厌频。

  2. 诗意解析

  • 杜老添愁怜晦日,阆仙不睡惜残春:首联通过“杜老”和“阆仙”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深深感慨。诗人用“愁”字来形容晦日的心情,而“阆仙”则象征着美好但短暂的春光。
  • 闰馀宽我花枝眼,年事逾君卦气身:颔联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闰馀”即闰月带来的暖意使得花朵更加鲜艳,而“年事逾君”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诗人感叹自己的年岁增长,与友人相比似乎也更添了些许忧愁。
  • 架上酴醾香已歇,阶前红药色方新:颈联以花香与红药花的盛开为景,表达了春天的生命力和生机勃勃。然而,这种美丽短暂且易逝,如同酴醾花已经凋谢,而红药花则刚刚开始绽放。
  • 新晴肯访山园否,闻健闻闲莫厌频:末联则是诗人邀请友人一同去山园游玩,表达了希望共度时光的愿望。同时,诗人也表现出对友人健康的关心,并不断邀请他前来。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脆弱,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感受。
  • 语言优美: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杜老添愁”、“阆仙不睡”等,使得整首诗既富有哲理又充满美感。
  • 结构严谨:诗的结构紧凑有序,每一句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流畅的故事。
  1. 历史文化背景
  • 作者生平:许及之是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 诗歌流派:此诗属于宋诗中的豪放派,强调个性解放和情感表达,体现了宋代诗词的繁荣景象。
  1. 文化意义
  • 友情颂扬:通过对春天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不仅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也表达了对朋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
  • 人生哲理:诗中的“年事逾君”等词句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创作于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为文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个人经历:许及之的个人经历可能也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和主题选择,使得其作品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深刻的内涵。

《次韵酬潘才叔》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和对春天感悟的诗歌,也是一幅展现宋代人文情怀和审美趣味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哲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