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渡分宜水南

一水弯环抱县流,水南物色总清幽。
案头故纸看成叶,眼底青山见即愁。
夜唤扁舟乘月渡,静听鱼网沥波收。
忽思孤屿中川畔,满意秋风落钓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渡分宜水南》是宋代诗人许及之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渡口风景图,还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体验与内心世界。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许及之(宋)是温州永嘉人,字深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他曾任分宜县知事,后因谄事韩侂胄而官至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然而,当韩侂胄被诛时,许及之降两官,被贬至泉州居住。
  1. 诗歌原文
  • “一水弯环抱县流,水南物色总清幽。”
  • “案头故纸看成叶,眼底青山见即愁。”
  • “夜唤扁舟乘月渡,静听鱼网沥波收。”
  • “忽思孤屿中川畔,满意秋风落钓钩。”
  1. 诗歌鉴赏
  • 自然美的表现:诗歌以“一水弯环抱县流”开篇,形象描绘了分宜水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 情感的抒发:诗人在看到“案头故纸看成叶,眼底青山见即愁”时,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展现了他的忧郁和孤独。
  • 生活情趣的体现:通过“夜唤扁舟乘月渡,静听鱼网沥波收”,诗人展示了自己追求简单生活的愿望,反映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
  • 艺术手法的运用: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夜渡分宜水南》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艺术珍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诗歌的魅力及其深远的文化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