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宣甫至戏呈

陶溪路远强跻攀,犹得诗筒暂往还。
有便催租俄败意,无心听鹊忽承颜。
菊花满径成三老,梅萼穿林见一斑。
肯为转庵聊且住,预愁约束裹粮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喜宣甫至戏呈》是宋代诗人许及之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与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许及之,字深父,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广泛涉及山水、田园、友情等主题,以清新脱俗、寓意深远著称于世。

  2. 诗歌原文:陶溪路远强跻攀,犹得诗筒暂往还。有便催租俄败意,无心听鹊忽承颜。菊花满径成三老,梅萼穿林见一斑。肯为转庵聊且住,预知秋色入寒窗。

  3. 诗意解析:首联“陶溪路远强跻攀,犹得诗筒暂往还”表达了诗人在陶溪路上艰难跋涉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颔联“有便催租俄败意,无心听鹊忽承颜”则描绘了诗人在听到催租的声音时感到无奈,而在听到喜讯时又感到惊喜的心情。颈联“菊花满径成三老,梅萼穿林见一斑”通过描绘菊花和梅花的景象,赞美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坚韧。尾联“肯为转庵聊且住,预知秋色入寒窗”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静待秋天的到来。

《喜宣甫至戏呈》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审美价值。它不仅展示了许及之卓越的诗歌才华,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