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太丘潜少微,非隐非吏嘉遁肥。
转庵相与菊花期,黄雀乃得诗发机。
诗则高矣物甚卑,物惟所遇知音稀。
黄雀幸甚逢斯时,菊因东篱桃左扉。
吟成虽佳不疗饥,黄雀头颅万里飞。
两语如露蒙晨晞,后人往往悟昨非。
转庵识破花拈枝,勘遍诸方漳南归。
爱诗爱字沦肤肌,知我愈觉成相违。
同病亦谓投闲宜,老婆心切一手挥。
长篇险韵铸出之,涉斋自讼识评讥。
不待见闻方觉知,覆盆一旦遭赫晖。
平生此段诚大奇,愿言稽首长归依。
为能忍辱偏慈悲,东山久别思蔷薇。
生处放熟非过为,岂须圉圉才见几。
宁受校人当面欺,诗坛受降曾怖威。
床头置易甘成痴,虽匪颜徒窃愿希。
今见菊花更不疑,牵联黄雀为匹妃。
南浦柏梁一字师,转庵拨动关捩危。
琴鼓不鼓无成亏,前言戏解小郎围。
次韵酬转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次韵酬转庵》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青云高士不须多,我亦无心羡老坡。
欲学陶潜归草屋,何如退之赋溪毛。
风前竹色摇清影,月下松声入夜涛。
莫问人间兴废事,世间荣辱是浮波。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淡泊态度。首联“青云高士不须多”表明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颔联则通过陶潜归园、退之赋溪等典故来表达自己想要回归自然,过一种简朴的生活的愿望;颈联写竹子在风中摇曳的影子和松涛声入夜海中的情景,形象地描绘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尾联回应开头“青云高士不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