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经臣晚春

蝶散花犹在,鸦藏柳已阴。
敢辞连日醉,恐负惜春心。
金缕休频唱,瑶笺正苦吟。
独惭诗学浅,三叹岂知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经臣晚春》:咏物诗中的婉约风韵

在阅读《和经臣晚春》时,我们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充满古意的世界。宋代的许景衡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首作品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作者与自然对话的艺术。通过对这首诗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宋代文化背景下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诗歌原文“蝶散花犹在,鸦藏柳已阴。敢辞连日醉,恐负惜春心。”展现了作者面对暮春时节,对自然界变化的感受。春天虽然结束,但花儿仍在开放,而乌鸦也选择了安静地栖息于枝头。这些细节描写都透露出一种对生命轮回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虚度光阴,怕辜负了春天的美好,因此选择借酒浇愁,以酒解忧。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生活态度——既追求精神的自由,又不失生活的情趣。

从语言上讲,《和经臣晚春》的用词考究、意境深远。比如“金缕休频唱,瑶笺正苦吟”中,“金缕”和“瑶笺”分别象征着贵重与精致,反映出作者对艺术创作的尊重和珍视。同时,“独惭诗学浅,三叹岂知音”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自省和谦逊。这种自我批评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在文学道路上的探索与反思。

《和经臣晚春》作为一首咏物诗,不仅仅是文字的游戏,而是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和哲思。通过欣赏这样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的生活方式。宋代的文化氛围为许景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时代的印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