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师颜致康深道入京

二子今西去,赠言聊尔规。
勉哉精素业,行矣仕明时。
破腊梅先蕊,含春柳欲丝。
江边人散后,帆影渐参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师颜致康深道入京》是宋代诗人许景衡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其未来仕进的祝福。《送师颜致康深道入京》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传达了对朋友深切的关怀和美好的祝愿。下面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许景衡,字少伊,号横塘先生,温州瑞安人。他与程颐为师,是宋哲宗时期的重要人物。在徽宗宣和六年被召至京城,担任监察御史等职。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斗争,经历了从政坛的高峰到低谷的转变,最终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退隐于京口。
  1. 作品原文
    二子今西去,赠言聊尔规。勉哉精素业,行矣仕明时。破腊梅先蕊,含春柳欲丝。江边人散后,帆影渐参差。

  2. 词义解析

  • “二子今西去”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儿子即将远行的感伤和不舍。
  • “赠言聊尔规”意味着诗人虽然无法直接给予实质性的帮助或忠告,但希望通过言语来激励友人。
  • “勉哉精素业”鼓励朋友在未来的仕途中保持清廉,精研业务。
  • “行矣仕明时”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在朝廷中能够获得良好职位和名声的美好祝愿。
  • “破腊梅先蕊,含春柳欲丝”描绘了春天来临的景象,寓意着希望和朋友一同期待未来的美好。
  • “江边人散后,帆影渐参差”则反映了离别时的萧瑟氛围,以及对未来相见的期盼。

《送师颜致康深道入京》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祝福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承载着宋代士人生活态度和政治理念的历史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的政治观念,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古代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