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兄长

江上分携日,樽前听我歌。
安居是非少,游宦别离多。
陋巷从颜子,斯文续孟轲。
平生端有意,叹息自蹉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兄长》是宋代诗人许景衡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寄兄长》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许景衡深厚的文学造诣,而且反映了他对于兄长的深情厚谊。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介绍:

  1. 作者背景:许景衡,字少伊,世称横塘先生,是宋温州瑞安人。许景衡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曾从程颐学习,并在哲宗绍圣元年考中进士。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因直言不讳得罪权相王黼而被排斥。尽管如此,许景衡仍以正直的性格和才华受到后人敬仰。
  2. 诗歌原文:江上分携日,樽前听我歌。安居是非少,游宦别离多。陋巷从颜子,斯文续孟轲。平生端有意,叹息自蹉跎。
  3. 诗意解析:诗中的“江上分携日”表达了与兄长分别的情景,“樽前听我歌”则回忆了共饮时欢乐的往事。“安居是非少,游宦别离多”反映了许景衡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辛酸。“陋巷从颜子,斯文续孟轲”则是许景衡对自己道德修养的追求和儒家思想的传承。“平生端有意,叹息自蹉跎”揭示了许景衡虽有远大理想,但现实的挫折使他感到无奈和失望。
  4. 艺术特色:《寄兄长》采用五言律诗的形式,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诗词的艺术魅力。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感慨的画面。同时,诗歌中的用词讲究,如“江上”、“樽前”、“安居”等,都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

《寄兄长》作为一首五言律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兄长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这首诗不仅是许景衡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宋代文化的一个缩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