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左司

新麦纷纷落硙时,旋看片片作银丝。
先生自足醍醐味,恻隐犹怜稚子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江左司》是宋朝诗人许景衡的作品,该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人情世故的独特见解。下面将详细地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生平
  • 基本资料:许景衡(宋温州瑞安人),字少伊,世称横塘先生。从程颐学习,为哲宗绍圣元年进士。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学者,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著称于世。
  • 作品风格:许景衡的创作风格独特,他善于将哲学思想和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1. 诗歌原文与注释
  • 原文:《和江左司》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七言绝句。诗句“新麦纷纷落硙时,旋看片片作银丝”生动描绘了夏日新麦成熟的情景,形象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 译文:新麦在收割后落入石臼中,随即变成细腻的面粉。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以及对农民辛勤付出的同情。
  • 注释:这首诗押支韵,每两句为一组,共四组,每组的末尾字分别为“丝”、“味”、“饥”、“时”。整首诗以“新麦纷纷落硙时”开头,通过对夏末秋初的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出诗人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1. 作品赏析
  • 语言特色:许景衡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哲理意味。例如,“新麦纷纷落硙时,旋看片片作银丝”通过直观的物象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 情感表达: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他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间疾苦的同情,都通过这些简短的诗句传达给读者。
  1. 评析与写作背景
  • 评析:这首诗不仅是许景衡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在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普遍关注社会现实,关心百姓疾苦,他们的作品常常蕴含着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及对未来的思考。
  • 写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的政治局势动荡,社会矛盾突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许景衡的作品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深沉的社会责任感。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下产生的,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关注和个人情怀的表现。

《和江左司》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反映宋代社会风貌和文人精神风貌的重要文献。它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文化自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