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寿郊居

屋外犹馀地百弓,经锄知费几年工。
栽蔬少似於陵仲,种菊多于靖节翁。
偃屈溪山诗卷里,破除风月酒杯中。
近来又喜禅机透,一顾丛林万衲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沈子寿郊居》是宋代诗人许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许棐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沈子寿郊居》的原文如下:

屋外犹馀地百弓,经锄知费几年工。
栽蔬少似于陵仲,种菊多于靖节翁。
偃屈溪山诗卷里,破除风月酒杯中。
近来又喜禅机透,一顾丛林万衲空。

诗中的“屋外犹馀地百弓”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余”字,不仅指土地剩余未被充分利用,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珍惜之情。而“经锄知费几年工”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劳作的艰辛和时间的投入,体现了他对农耕文化的重视和传承。

“栽蔬少似于陵仲,种菊多于靖节翁”两句,既赞美了蔬菜的朴素无华,也赞赏了菊花的高洁雅致。这里,“于陵仲”和“靖节翁”分别指的是东汉时期的隐士于陵和晋代的高人陶渊明,通过提及这两位人物,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古代隐逸文化的敬仰,也体现了自己对于高洁品质的追求。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趣味,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偃屈溪山诗卷里,破除风月酒杯中”两句,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这里的“诗卷里”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居住的环境,是一个充满了诗意的地方。而“破除了风月酒杯中”,则暗示了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寄托。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体现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近来又喜禅机透,一顾丛林万衲空”一句,将诗歌的主题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里的“禅机”可能指的是禅宗的深奥之理和生活智慧,而“丛林万衲空”则形象地描述了佛教寺庙的景象,强调了禅宗修行的自由和超然。通过这样的结尾,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也传达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沈子寿郊居》不仅是一首表达田园生活情趣的七言律诗,更是一首蕴含着丰富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许棐成功地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审视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独特视角,引导人们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继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