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园

芭蕉叶上题诗字,雨后来看半不全。
馀湿未胜浓墨补,且携卮酒到花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真珠园》是宋代诗人许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简介
  • 许棐(?—1249),字忱父,号梅屋,海盐(今属浙江)人。宋理宗嘉熙年间,隐居秦溪,仰慕白居易、苏轼,有《梅屋诗稿》、《融春小集》等作品传世。
  •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词风格变化多样,多圆润清逸,不乏忧国伤时、慷慨悲壮之作。
  1. 诗歌原文
    芭蕉叶上题诗字,雨后来看半不全。
    馀湿未胜浓墨补,且携卮酒到花前。

  2. 诗词解释

  • “芭蕉叶上题诗字”:描述诗人在芭蕉叶子上书写诗句的场景,体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情感。
  • “雨后来看半不全”:描绘了雨后景象,诗句被雨水淋得有些模糊,但仍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
  • “馀湿未胜浓墨补”:通过“馀湿”与“浓墨”两个意象,传达了诗人对雨水的留恋和无法完全恢复诗句完整性的遗憾。
  • “且携卮酒到花前”:诗人手持酒杯,带着酒意来到花前,享受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芭蕉叶上的诗句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的感悟。
  • “雨后来看半不全”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也反映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的过程。
  • “馀湿未胜浓墨补”透露出诗人对文字与自然美的融合之美的向往。
  • “且携卮酒到花前”则体现了诗人在自然中获得的愉悦和放松。
  1. 创作背景
  • 《真珠园》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世界有关。在南宋时期,诗人可能经历了一些社会动荡和文化变革,这可能促使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 诗中的“珍重蓬莱老,携壶领客来”可能反映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聚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湖山罗画笥,风物献诗材”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1. 艺术特色
  • 《真珠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来抒发诗人的情感。
  • 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使得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

《真珠园》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也是研究宋代文学、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