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乏酒

黄花冷笑竹篱边,笑我床头乏酒钱。
带雨折来无用处,碎挼金屑和茶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阳乏酒》是宋朝诗人许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简介
  • 许棐,字忱父,号梅屋,生于宋理宗嘉熙年间,海盐(今属浙江)人。他仰慕白居易、苏轼的诗歌风格,并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如《梅屋诗稿》等。
  1. 作品原文及赏析
  • 诗句原文
    黄花冷笑竹篱边,笑我床头乏酒钱。
    带雨折来无用处,碎挼金屑和茶煎。
  • 诗意解析:《重阳乏酒》通过描绘黄花和竹篱的场景,以及诗人自身境遇的对比,展现了诗人面对佳节而无法畅饮的无奈与感慨。诗中的“黄花”象征着菊花,而“竹篱”则代表着简朴的生活态度。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艺术特色:这首七言绝句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整首诗既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也展示了宋代诗歌的风貌。
  1. 文化背景与社会影响
  • 在宋代,重阳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有登高赏菊、饮酒赋诗的传统习俗。《重阳乏酒》作为许棐的作品之一,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即人们在节日里虽然渴望欢聚一堂,但往往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实现这一愿望。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宋代社会和文化的窗口。
  • 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被后世诗人所传颂和效仿,成为宋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重阳乏酒》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精神,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