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将西,杵声急,一声声自死肠出。
城高不特土累成,半是铺填怨夫骨。
儒坑战地骨更多,十二金人随鬼泣。
筑城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筑城曲》是南宋文学家陆游所作的诗作,共四首。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也深刻体现了作者对国事的关切和爱国情怀。以下将介绍《筑城曲》:
-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个时期国家面临着外敌的威胁,国内社会动荡不安,因此他对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充满了担忧。
- 个人经历:《筑城曲》的创作可能受到了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影响,陆游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多次因直言进谏而受到贬谪,这些经历让他更加关注国家的安危。
- 作品原文
- 第一首《筑城声酸嘶》:长城高际天,百丈筑城身。城高功亦高,尔命何劳惜。
- 第二首《长城高际天》:筑城畏不坚,坚城在何处?莫叹筑城劳,将军要却敌。
- 第三首《百丈筑城身》:城上一掊土,手中千万杵。筑城畏不坚,坚城在何处。
- 第四首《峄山访秦碑》:莫叹筑城劳,将军要却敌。城高功亦高,尔命何劳惜。
- 作品赏析
- 情感表达:陆游通过《筑城曲》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以及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既有对战争的描写,也有对士兵艰苦生活的同情,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 艺术特色: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特色,通过对筑城的描写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筑城曲》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承载了作者深厚情感和时代背景的诗歌。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同时,它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历史、关注现实、珍视和平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