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中和赏桂诗

喜陪盛集桂丛间,拟赋新诗未敢先。
忽拜清篇真寡和,难将拙语更争妍。
枝头烂漫黄金粟,席上风流紫府仙。
凡骨岂容攀俊轨,也沾剩馥醉花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馆中和赏桂诗》是宋代诗人许应龙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桂花的美丽以及人们在中秋月夜的欢聚情景,传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下面将详细介绍《馆中和赏桂诗》:

  1. 作者简介
  • 许应龙:许应龙是宋代的著名诗人,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写作技巧而闻名于世。
  • 创作背景:《馆中和赏桂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中秋节这个团圆的节日,许应龙借此机会与亲朋好友相聚,共同欣赏桂花的美丽。
  1. 诗歌原文
    喜陪盛集桂丛间,拟赋新诗未敢先。忽拜清篇真寡和,难将拙语更争妍。枝头烂漫黄金粟,席上风流紫府仙。凡骨岂容攀俊轨,也沾剩馥醉花前。

  2. 诗意解析

  • 喜陪盛集桂丛间:描述了自己有幸参与这次盛大的聚会,在桂花丛中与众友人相聚。
  • 拟赋新诗未敢先:表达了自己虽然有心作诗,但因技艺不足而不敢先行。
  • 忽拜清篇真寡和:突然之间,听到了别人吟诵的美妙诗句,但无人应答,使得诗人感到孤单。
  • 难将拙语更争妍:用“拙语”比喻自己的拙劣之词,难以与众人的佳句相媲美。
  • 枝头烂漫黄金粟:形容桂花盛开时,如同黄金般灿烂,光彩夺目。
  • 度上风流紫府仙:暗示这些桂花仿佛来自天上的紫府,超凡脱俗。
  1. 艺术特色
  • 细腻描绘:诗人通过对桂花、月亮、人们的情感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 寓情于景:通过对桂花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1. 鉴赏评价
  •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秋赏月习俗。通过对桂花的描写,传达了对家庭团聚和友情的珍视,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

《馆中和赏桂诗》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作,更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和情感的寄托。它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真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