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三山郡圃会稽亭

元侯选胜重经营,地取圆心正且平。
揆日募工逾再浃,创亭合乐落初成。
面开西向缘忠孝,榜揭新封纪宠荣。
隐隐湖山藏故国,漫漫烟水隔都城。
低迷叠嶂回峰抱,缭绕芳丛列艳迎。
台上临风共萧洒,花间梦蝶助凄清。
枕流小槛攲前沼,散绮幽轩接后甍。
旧景周环如有待,夕阳偏照似多情。
萦纡碧沚通潮浦,左右修篁拂画楹。
自昔甘棠虽足爱,会稽从此擅佳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三山郡圃会稽亭》品鉴

《题三山郡圃会稽亭》是宋代诗人乔孝本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三山郡圃会稽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深刻思考。

诗的全文如下:

元侯选胜重经营,地取圆心正且平。
揆日募工踰再浃,创亭合乐落初成。

“元侯选胜重经营,地取圆心正且平。”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三山郡圃会稽亭选址的重视。选择在圆心和位置方正的地方建立亭子,意味着这里既能得到自然的滋养,又能得到良好的视野和空间布局。

“揆日募工踰再浃,创亭合乐落初成。”这一句描绘了亭子建设的过程。作者通过“揆日”即观察太阳运行轨迹来规划建设时间,并动员劳动力超过两次完成建设。最终,这个亭子落成时,作者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是他和他的同伴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题三山郡圃会稽亭》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追求,也体现了他们对于劳动成果的喜悦之情。乔孝本通过对三山郡圃会稽亭的描述,让我们领略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人文情怀。

在品鉴这首古诗时,我们不仅要注重其字面意义,更要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背后的深层寓意。这不仅是对古人智慧的传承,也是对现代读者的一种启示,告诉我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也要尊重自然,珍惜劳动成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