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亭

雨过画桥跨螮蝀,月明玉塔卧晴澜。
景全堪作吾乡冠,还有沈碑客未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双溪亭》是明朝张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张诩(1455—1514)是明代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他曾师从陈献章,成化二十年中进士,后任南京通政司参议,但因多次推荐未起而隐居不仕。他的文学成就颇丰,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等作品传世。
  1. 诗作原文及翻译
  • 原文
    青山想像昔诗人,明月不见裴侍御。一条白练自天飞,双溪亭前和人语。
  • 译文:想象着青山之中的诗人,却看不见明月下的裴侍御。一条白色的绢带从天空中飞落,双溪亭前有人在交谈。
  1. 诗作赏析
  • 艺术特色:《双溪亭》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宁静的环境中与人交流的情景。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心态。
  • 主题思想:诗中的”一条白练自天飞”和”双溪亭前和人语”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观图,展现了诗人对和谐生活的渴望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1. 创作背景
  • 张诩的诗歌创作多受其师陈献章的影响。他以自然为宗,追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因此,《双溪亭》的创作,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抒发。

张诩的《双溪亭》是一首充满自然美和哲思的七言绝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还体现了其内心的平和与超脱。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欣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