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降湖北提盐

一为散吏寄郊坰,三见南山木叶零。
病著不能朝帝所,老来只合奉祠庭。
绣衣玉节官仍作,流水桃花路再经。
洞口故人应问我,淹留何处发星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闻降湖北提盐》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一首五言律诗。曾几,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以其精湛的诗词创作而闻名于世。《闻降湖北提盐》不仅体现了曾几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对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 一为散吏寄郊坰,三见南山木叶零。病著不能朝帝所,老来只合奉祠庭。
  • 绣衣玉节官仍作,流水桃花路再经。洞口故人应问我,淹留何处发星星。
  1. 诗歌注释
  • “一为散吏寄郊坰”:指作者身为一位散职官吏,远离京城,寄情于自然之中。
  • “三见南山木叶零”:描述作者三度经过南山,目睹秋天树叶凋零的景象,反映出时光流逝之快与人事沧桑之感。
  • “病著不能朝帝所”:表达因年老多病而无法朝拜皇帝的无奈和悲哀。
  • “老来只合奉祠庭”:意味着随着年龄的增长,只能选择在祠庙中度过余生。
  • “绣衣玉节官仍作”:暗示尽管已退居二线,但仍然担任着某种官职,象征着身份的尊贵。
  • “流水桃花路再经”:表达了再次行走于流水和桃花间的道路时的感慨。
  • “洞口故人应问我”,暗含了对过往友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 “淹留何处发星星”:流露出一种无目的地漂泊和内心的空虚感。
  1. 诗歌鉴赏
  • 艺术特色:《闻降湖北提盐》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变化,体现了宋代文学的自然美和哲理美。
  • 情感表达:通过自然景观和个人感受的结合,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
  • 思想境界:此诗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社会责任以及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思考。

《闻降湖北提盐》不仅作为曾几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宋代文学的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到人生哲理的启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