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沈韵

独将春信报天涯,岂是无情定有知。
巧占岁寒怜韵胜,冥搜诗句愧辞枝。
松篁有约成三友,桃李争功彼一时。
珍重休文三昧手,尽回佳处入清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次沈韵》是南宋诗人曾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曾协,宋建昌军南丰人,字同季,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官宦家庭,早年科举未中,后来以门荫入仕为长兴丞,并最终累升至临安通判。曾协的生活和创作经历丰富,他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有着深刻的感悟和理解。
  2. 诗歌原文:独将春信报天涯,岂是无情定有知。巧占负寒怜韵胜,冥搜诗句愧辞枝。
  • 这句“独将春信报天涯”表达了诗人独自将春天的消息传向远方,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生命的珍视。
  • “岂是无情定有知”则反映了诗人对情感深度的思考,认为自然界的事物并非冷漠无情,它们与人类的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巧占负寒怜韵胜”展示了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仍然能够捕捉到诗意,体现了他对艺术的敏感度和创造力。
  • “冥搜诗句愧辞枝”则反映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谦虚态度,认为自己的作品尚且不够完美,仍需不断学习和提升。
  1. 艺术特色:曾协的《再次沈韵》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还传达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引导读者去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活中的真善美。
  2. 历史影响:《再次沈韵》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南宋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它不仅是研究宋代文学的珍贵资料,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许多文人学士都曾在其基础上进行创作,使这首诗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再次沈韵》不仅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受到赞誉,也因其深刻的思想内涵而成为值得深入研究和欣赏的经典之作。对于喜爱古诗词的朋友来说,深入了解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无疑能增加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