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密风传冷,窗虚月漏明。
九衢朝马动,四壁候虫鸣。
街吏高呵道,衙官急杀更。
人行吾尚卧,自分利名轻。
都下卧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都下卧中》是宋代诗人曾丰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都下卧中》的原文展现了宋代都市生活的繁忙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对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看淡、喜欢隐居生活的情感态度,同时也体现了宋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心态。
曾丰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为这首诗增添了丰富的历史内涵。曾丰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他曾任知德庆府,晚年则选择隐退,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这种经历反映了宋代士人在面对仕途与隐逸选择时的矛盾心理。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将都市的喧嚣与诗人的恬静进行了对比。例如,“屋密风传冷”与“窗虚月漏明”形成鲜明对照,前者展示了都市中的寂静与孤寂,后者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同时,通过对街吏衙官等都市人物的描写,诗人也间接表达了对于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批判。
在文化背景上,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反映。曾丰的诗歌创作也受到了这一时代背景的影响,他的作品中既有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剖析,也有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深入表达。因此,《都下卧中》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宋代都市生活和文化心态的画卷。
《都下卧中》不仅作为一首诗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宋代文化和社会的窗口。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宋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心态,以及他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选择与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