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马漕桂岩

岱舆山峨东海头,招摇山峨西海陬。两山相望几万里,月桂满巅花长秋。
罗浮山峨南海岸,道取东西盖其半。衔种非资化鹤功,谁其有力移此粲。
广东使者富民侯,函丈虽褊馀清幽。眼前开辟一混沌,墙角峥嵘小罗浮。
侯睨罗浮吞八九,摩挲缩地挟山手。雷霆骤下震以惊,赑屃争前负而走。
罗浮故与蓬莱连,蓬莱新与罗浮迁。琼瑶古木叶覆地,玗珠老树枝参天。
花环实娜涵沆瀣,天上那知在鳌背。炎州寖作广寒宫,鲍肆薰为香积界。
元戎大字蟠蛟虬,扁椠为侯揭殊尤。一丽山氏一苍颉,幸自同与造化游,何当同与造物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马漕桂岩》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广东罗浮山的壮丽景象,而且富含深厚的神话传说色彩。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内容、风格及其文化价值: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赋马漕桂岩》由宋代诗人曾丰创作,通过对其生平的了解可以发现,曾丰是一位学识渊博且具有深厚文学造诣的人物。
  • 历史时期:这首诗的创作时期处于宋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歌创作极盛的历史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往往也更富有时代特色。
  • 地理环境:广东罗浮山位于中国南方,是一个兼具山水之美与文化底蕴的自然风景区。这样的地理位置为诗歌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作为创作的素材。
  1. 内容概述
  • 自然景观的描述:诗中通过“两山相望几万里,月桂满巅花长秋”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岱舆山和招摇山的巍峨壮观与月桂山的神秘芬芳。
  • 神话传说的融入:诗中提到的“谁其有力移此粲”,暗含罗浮山的传说色彩,暗示着这一地区不仅有自然之美,还有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
  • 社会意义的反思: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间接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体现了诗人对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视。
  1. 艺术特色
  • 意境的营造:诗中的意境深远,如“两山相望几万里,月桂满巅花长秋”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 语言的精炼:诗句选用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能准确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 意象的创新:在传统诗词中,曾丰能够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意象,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才能。

《赋马漕桂岩》是一首集自然美景描写、神话传说融合、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关系深刻思考于一体的佳作。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国古代诗歌及传统文化的朋友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段精神的享受和文化的传承之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