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
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甘露寺多景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甘露寺多景楼》是曾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时间为不详。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宋代文人情感和思想的体现。
首联“欲收嘉景此楼中,徒倚阑干四望通。”通过描绘诗人欲在多景楼上欣赏美景的心情,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颔联和颈联则直接描写诗人在多景楼上所见之景象,其中“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描绘了一幅山水相融、色彩斑斓的画面。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因美景而生发的个人感慨,体现了他“蹑景追飞”的远大抱负。
从文学角度来看,《甘露寺多景楼》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诗歌语言精炼,对仗工整,如“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等句子,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其次,诗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联总写,颔联和颈联分别描写景色和个人感受,尾联抒发感慨,整体布局巧妙,前后呼应;最后,诗歌内容丰富,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个人情感的表达,充分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追求和精神寄托。
《甘露寺多景楼》不仅是曾巩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更是研究宋代诗歌艺术和文化背景的重要文献。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