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墙头俗眼看,故开苍藓种檀栾。
虚心得处从天性,劲节知来在岁寒。
叶养风烟夸酒美,枝留冰雪送歌残。
名郎感慕同桑梓,手植依然一亩宽。
陈君式恭轩
介绍
《陈君式恭轩》是宋代诗人曾巩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亲手种植的檀栾树的景象,通过赞美自然之美和抒发个人情感来表达对家乡和故人的思念之情。 下面将从作品原文、创作背景、历史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作品原文:《陈君式恭轩》是一首七言律诗,其原文如下:
不要墙头俗眼看,故开苍藓种檀栾。
虚心得处从天性,劲节知来在岁寒。
叶养风烟夸酒美,枝留冰雪送歌残。
名郎感慕同桑梓,手植依然一亩。创作背景:曾巩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一个政治清明和文化繁荣的时代。作为一位官员,曾巩不仅关心国家大事,也热爱自然,尤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之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很可能与他在家乡的一次植树活动有关,他可能是亲自动手,将一株苍藓种下的檀栾树。这种树木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而曾巩可能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品格。
历史影响:《陈君式恭轩》作为曾巩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体现了曾巩深厚的文学造诣,也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该诗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研究宋代文学和自然描写的重要参考。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曾巩的《陈君式恭轩》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诗句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世界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同时,这首诗在形式上也遵循了传统的七言律诗格式,严谨而又不失灵动,充分展示了古代汉诗的艺术魅力。
文学价值: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曾巩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他的诗歌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具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内涵。这些特点使得《陈君式恭轩》不仅仅是一首诗词,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于《陈君式恭轩》,不仅是曾巩个人的文学成就的反映,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体现。通过对这句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化以及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