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口

我行去此二十年,郧水不改流潺湲。
风光满眼宛如昨,故人乘鸾独腾骞。
今人随我不知昔,我记昔游何处言?
泪向幽襟落如泻,况闻江汉断肠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郧口》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感慨。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生平
  • 曾巩简介: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巩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散文家,同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文人,在学术上也有显著的成就,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1. 诗歌原文
  • 原文展示:《郧口》我行去此二十年,郧水不改流潺湲。风光满眼宛如昨,故人乘鸾独腾骞。今人随我不知昔,我记昔游何处言?泪向幽襟落如泻,况闻江汉断肠猿。《郧口》是宋代曾巩创作的七言绝句,全文如下:
  • 我行去此二十年,郧水不改流潺湲。
  • 风光满眼宛如昨,故人乘鸾独腾骞。
  • 今人随我不知昔,我记昔游何处言?
  • 泪向幽襟落如泻,况闻江汉断肠猿。
  1. 诗歌鉴赏
  • 时间流转:诗中“我行去此二十年”一句,通过时间的流逝暗示了诗人与郧水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岁月对人事变迁的影响。
  • 景色依旧:“风光满眼宛如昨”,诗人感叹眼前的景色如同往昔一般,表达了对美好记忆的怀念。
  • 人事变迁:“故人乘鸾独腾骞”,诗人描绘了旧日友人乘鸾飞升的景象,反映了对已逝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怀。
  • 孤独感伤:“今人随我不知昔,我记昔游何处言?”,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孤独状态的无奈,以及对过往时光无法回溯的悲哀。
  • 哀愁悲凉:最后的“泪向幽襟落如泻,况闻江汉断肠猿”描绘了诗人内心无尽的悲伤和绝望,通过江汉断肠猿的形象传达了一种凄厉的悲愁。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作于宋朝,这是一个文风鼎盛的时代,诗歌作为文学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才华横溢的诗人。
  • 个人经历:曾巩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在政治和学术上有杰出贡献,而且其文学作品深受后世推崇。
  • 社会影响: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 历史价值:通过《郧口》,我们不仅可以窥见曾巩的文学才华,还能感受到宋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貌。

《郧口》是一首表达诗人对逝去时光和逝去朋友深深怀念的杰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不仅能体会到曾巩的文学才华,还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追求和人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