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 初冬夜坐闻淮上捷音次韵

更漏迢迢,乍寒天气,画烛对床。正井梧飘砌,边鸿度月,故人何处,水远山长。老去功名,年来情绪,宽尽寒衣销旧香。除非是,仗蛮笺象管,时伴吟窗。词章。
莫话行藏。且喜见捷书来帝乡。看锐师云合,妖氛电扫,随堤宫柳,依旧成行。梦绕他年,青门紫陌,对酒花前歌正当。空成恨,奈潘郎两鬓,新点吴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初冬夜坐闻淮上捷音次韵》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作于公元1170年(宋孝宗淳熙七年)冬天,当时作者在山东登州担任知州。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安危和人民生活的担忧以及他对朝廷的不满。

这首词以“初冬夜坐”为背景,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来表达词人的心境。词中的“寒鸦”、“残月”、“霜雪”等意象都暗示了天气的寒冷和凄凉的氛围。同时,词中的“孤舟”、“断桥”、“残梦”等意象也暗示了词人的孤独、无奈和迷茫。

在这首词中,辛弃疾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将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慨巧妙结合。他通过对季节变化、天气现象以及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以及对朝廷的不满和失望。

《沁园春·初冬夜坐闻淮上捷音次韵》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艺术魅力的词作,它不仅展现了辛弃疾的个人才华和艺术成就,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状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