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为寻幽出,扶筇亦懒拈。
鹳巢依古塔,燕语入虚栏。
笔下诗初就,樽中酒屡添。
此游堪喜处,膝上一掀髯。
游黄山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葛起文的《游黄山寺》赏析
葛起文创作的《游黄山寺》,是一幅描绘黄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交织的诗作。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捕捉到了黄山的灵性和诗人的情感体验。诗中不仅展现了黄山的自然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内心的感慨。
在诗的第一句“偶为寻幽出,扶筇亦懒拈。”中,作者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态度,即在寻找幽静之地时,他选择了轻松地行走。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超然和宁静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他对黄山美景的深切欣赏。
第二句“鹳巢依古塔,燕语入虚栏。”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鹳鸟筑巢于古老的塔边,燕子在空荡荡的栏杆上低语。这些形象不仅增加了诗的意境,而且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第三句“笔下诗初就,樽中酒屡添。”则显示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愉悦和满足。饮酒吟诗成为诗人在黄山旅行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不仅体现了文人的雅趣,也象征着与自然对话的方式。
最后一句“此游堪喜膝,上一去掀髯。”表现了诗人对于这次旅行的极大满足感。这里的“掀髯”可能是指诗人在畅快淋漓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悟时,心情激动到几乎要笑出声的地步。这不仅仅是一次身体上的放松,更是心灵上的释放。
葛起文的《游黄山寺》以其精湛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观深刻的洞察力,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首既具有艺术价值又充满哲理的文学作品。这首诗不仅是对中国山水文化的一种赞美,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一种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