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常寂光庵

云何常寂光,遍在一切处。
元本住庵人,无来亦无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居·常寂光庵》是宋代诗人程俱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归隐的境界。以下是对《山居·常寂光庵》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程俱(约公元1075年—约公元1143年),字仲谋,号北山,建昌军南城(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诗作多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语言清丽,意境深远。
  1. 诗歌原文
    云何常寂光,遍在一切处。
    元本住庵人,无来亦无去。

  2. 诗意解析

  • “云何常寂光”:这里的“常寂光”指的是一种永恒的安宁和平静,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境界。
  • “遍在一切处”:意味着这种宁静和平静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普遍存在于世间的现象。
  • “元本住庵人”:这里的“元本”可以理解为原本或者本来,“住庵人”则是指住在庵中的修行者。这句话表达的是修行者原本就居住在寂静的庵中,不需要外界的干预或追求。
  • “无来亦无去”:强调了修行者与世隔绝的状态,没有来也没有去,即不受世俗纷扰,保持内心的清净和独立。

《山居·常寂光庵》不仅仅是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歌,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哲学思考的表现。它通过对常寂光的描述和对修行者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值得反复品味和深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