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人惠砚

帝鸿墨海世不见,近爱端溪青紫砚。
溪流见底寒且清,光凝浅绀渊之精。
斧柯千古遗仙局,云暗半山含紫玉。
割云镵玉巧如神,龙尾铜台可奴仆。
君来自南数千里,不载珠玑似薏苡。
芊芊溪草裹石砚,文字之祥直送喜。
明窗大几墨花春,炉山吐兰千穗云。
虚中含默静相对,那复草玄惊世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谢人惠砚》是宋代诗人程俱的作品,这首诗以其典雅的风格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一块珍贵砚台的赞美与感激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程俱,字致道,号北山,宋衢州开化人。他以外祖邓润甫荫补吴江县主簿,徽宗宣和二年赐上舍出身。在高宗建炎中为太常少卿,知秀州。绍兴初,为秘书少监,上《麟台故事》,擢中书舍人兼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除徽猷阁待制。后因秦桧荐领史事,力辞不就。善为制诰,工诗文,风格典雅。
  • 文学成就:程俱有《北山小集》传世。
  1. 作品原文
    帝鸿墨海世不见,近爱端溪青紫砚。
    溪流见底寒且清,光凝浅绀渊之精。
    斧柯千古遗仙局,云暗半山含紫玉。
    割云鑱玉巧如神,龙尾铜臺可奴仆。
    君来自南数千里,不载珠玑似薏苡。
    芊芊溪草裹石砚,文字之祥直送喜。

  2. 艺术特色

  • 细腻的笔触: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砚台的材质、色泽、形状以及使用时的氛围一一展现出来。
  • 情感表达:通过对砚台的赞美,表达了对恩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文人雅集文化的推崇。
  1. 文化价值
  • 书法艺术的展现:诗中的“割云鑱玉巧如神,龙尾铜臺可奴仆”等句,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
  • 文人情怀的体现:诗人通过对砚台的描述,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人情怀。
  1. 鉴赏评价
  • 语言精炼: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字字珠玑。
  • 情感真挚: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对砚台的描述,表达了对恩人的感激之情。
  1. 历史影响
  • 文学地位:作为宋代诗人之一,程俱的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后世影响:许多后世文人在创作中受到了程俱的影响,可见其在文学领域的深远影响。

《谢人惠砚》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艺术价值的作品。诗人通过对砚台的细腻描述,不仅展现了其精湛的书法技艺,也传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这首诗不仅是对砚台的赞美,也是对恩人的感谢,更是对文人雅集文化的推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