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过陈峰廨酒边怀旧

相过失喜晚炊香,同坐闲曹况味长。
江日下山云半赤,淮柑离土叶全黄。
殊乡酒味聊濡口,吊古诗章易刺肠。
忆得旧邀梅院醉,万灯环锦阁新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过陈峰廨酒边怀旧》是中国宋代诗人董嗣杲的作品。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深情。以下是这首诗的内容:

  1. 原文赏析
  • 诗歌的第一句“相过失喜晚炊香,同坐闲曹况味长”,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傍晚的炊烟袅袅升起,人们在闲暇之余聚在一起,共同品味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这句诗通过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和珍惜。
  • “江日下山云半赤,淮柑离土叶全黄”两句,则将读者带入了一种秋天的景象中。江边的日落,云彩被染成了半赤之色,而淮地的果实,在离开土地后,也显得格外地成熟和饱满。这里的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相互映衬,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 最后两句“殊乡酒味聊濡口,吊古诗章易刺肠”,则是诗人对于过去的回忆和感慨。他提到了“殊乡酒味”,暗示自己身处异地,品尝到的不仅是酒的味道,还有那份独特的思乡之情;而“吊古诗章易刺肠”则表达了他对过去诗歌作品的怀念,这些作品如同锐利的箭矢,刺痛了他的心。
  1. 创作背景
  • 董嗣杲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动荡和变迁,这也反映在他的诗歌作品中。据历史记载,董嗣杲曾在江西任职期间,因直言进谏而被贬,后来在福建等地辗转流放,最终客死异乡。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也是在这样的人生经历中孕育出来的。诗人通过对家乡秋景的描绘,以及对过去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故土、亲人和朋友的深深眷恋。
  1. 艺术特色
  • 董嗣杲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他善于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刻的感悟,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晚过陈峰廨酒边怀旧》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朴素的语言,却能够生动地传达出深沉的情感。
  • 这首诗的结构紧凑而富有层次感,前两句为远景铺垫,中间两句展开具体描写,最后两句则回归到个人的情感体验。这种结构安排使得整首诗既具有画面感,又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

《晚过陈峰廨酒边怀旧》不仅是董嗣杲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它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情感内涵,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故土的眷恋。对于喜爱诗歌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了解宋代诗歌文化、感受古代文人情怀的绝佳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