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旨天颁起卧龙,首丘甘老水云东。
一联香影孤山月,两架茅茨万古风。
有鹤有童家事足,无妻无子世缘空。
清标卓绝何人继,表表仙宫垄树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诏旨天颁起卧龙,首丘甘老水云东。
一联香影孤山月,两架茅茨万古风。
有鹤有童家事足,无妻无子世缘空。
清标卓绝何人继,表表仙宫垄树中。
《和靖先生墓》是宋代诗人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也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体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介绍:董嗣杲(生卒年不详),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咸淳末年(1274)为武康令。宋亡后入道,隐居西湖上,改名思学,字无益,又号老君山人,与仇远等人有交往。
诗歌内容:诗中通过“诏旨天颁起卧龙,首丘甘老水云东”两句表达了对和靖先生墓地的尊重和纪念。接着,“一联香影孤山月,两架茅茨万古风”描绘了墓地周围自然景观的美丽和历史的沧桑感。
历史背景:和靖先生墓在孤山东北隅,林逋(967-1028),名逋,钱塘人,生前筑庐孤山,隐居二十余年,以种梅养鹤、赋诗作书名世,死后葬于孤山,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他的墓地至今依然存在,成为西湖十景之一。
诗歌意义:《和靖先生墓》不仅是一首赞美和怀念的历史诗歌,也是对文化遗产的一种尊重和保护。通过对和靖先生墓地的描写,体现了文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和靖先生墓》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和文化的记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