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李山

山居门早闭,雪后树重青。
不为艰危迫,谁能险阻登。
寒机与舂应,村诵隔溪听。
绝顶观沧海,海平峰上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避地李山》是宋代诗人舒岳祥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生活安宁的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避地李山》:

  1. 作者简介
  • 舒岳祥,字景逸,号玉壶生,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他的诗作多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以及对个人自由生活的向往,其中不乏反映民生疾苦及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
  1. 作品原文:《避地李山》的原文如下:
    山居门早闭,雪后树重青。 不为艰危迫,谁能险阻登。寒机与舂应,村诵隔溪听。绝枯观沧海,海平峰上层。

  2. 诗句解析

  • “山居门早闭,雪后树重青。”描述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山村景象,门虽早闭,但雪后的树木显得分外鲜绿。
  • “不为艰危迫,谁能险阻登。”反映出诗人面对艰难时仍能保持冷静和从容,不被外界的困扰所动摇。
  • “寒机与舂应,村诵隔溪听。”描绘出一幅山村生活的画面,村民们在劳作之余相互交流,声音传至远方。
  • “绝枯观沧海,海平峰上层。”表达了诗人对广阔海域和高远山峰的敬畏之情。
  1. 作品背景
  • 《避地李山》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政治动乱不断,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能够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 通过对比山村的宁静与外面的纷扰,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喧嚣的隐逸生活的理想状态。

《避地李山》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和志向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宋代诗歌的艺术风格,还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生活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