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春晴好,凤栖理去鞍。
江湖一叶小,风雨对床寒。
鼻鼾声何壮,灯花夜未阑。
纷纷多盗日,吾党敢求安。
正仲过凤栖临行赠别
介绍
《正仲过凤栖临行赠别》是宋代诗人舒岳祥的一首作品。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下将介绍这首诗:
作者介绍:舒岳祥(1219年—1298年),字景薛,一字舜侯,号阆风先生。浙江宁海人,幼年聪慧,七岁能作古文,语出惊人。他的生平事迹及其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南宋时期,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
诗歌原文:《正仲过凤栖临行赠别》,甲子春晴好,凤栖理去鞍。江湖一叶小,风雨对床寒。鼻鼾声何壮,灯花夜未阑。纷纷多盗日,吾党敢求安。
作品鉴赏: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其中“江湖一叶小,风雨对床寒”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而“吾党敢求安”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切和期望。
写作背景:据传此诗为舒岳祥在宋末元初之际所作,其时社会动乱,战火连绵,诗人身处乱世之中,对国家的前途和自身的未来充满了忧虑和思考。这种背景使得他的诗歌带有浓厚的忧国忧民的色彩。
思想内容:诗中的“纷纷多盗日,吾党敢求安”表达了一种对于国家动荡不安时期的无奈和对和平稳定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信念和对民族未来的责任感。
艺术特色:舒岳祥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他的诗歌还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能够深刻触动读者的心灵。
历史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舒岳祥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受到了后人的广泛认可和赞誉。特别是他的一些反映时代特征和社会矛盾的诗篇,更是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正仲过凤栖临行赠别》不仅是舒岳祥个人文学创作的代表,也是宋代诗词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文化追求,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