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毬花

花开压径枝堪挽,花落铺阶雪不飘。
茧老蛾成投绿水,香乾蝶散离长条。
满地月明浓不扫,无人梅落怨难销。
老人别有心中事,愧尔投瓜乏报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毬花》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一篇关于花的名曲。它出自元代张养浩之手,名为《殿前欢·玉香球花》。这首散曲通过拟人化手法将花描绘得生动活泼,富有灵气和神韵。以下是对《玉毬花》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玉香球花》是一首描写花的曲子,其创作灵感来源于自然界中的绣球花。在元代,张养浩官至礼部尚书后辞官归隐。他的作品集名为《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其中包含多首散曲。现存的《玉香球花》是一百六十一首小令之一。

  2. 艺术特点:《玉香球花》运用了拟人化的创作手法,将花赋予了人的情感和特质。例如,将花朵比作秀丽美人,极富灵气与神韵,似少女娇羞。这种手法使得花朵仿佛有了生命,能够触动人心。

  3. 文化价值:《玉香球花》不仅是一首描写花的曲子,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元代社会背景下,文人士大夫常常借物抒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张养浩作为一位辞官归隐的官员,可能借助绣球花这一形象,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理想。

  4. 历史意义:《玉香球花》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元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许多诗人都曾在这个时期留下了自己的作品。张养浩作为元代文人的代表之一,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

  5. 影响与传承:《玉香球花》虽然不是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但它作为元代文人的散曲代表,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许多读者和研究者对这首曲子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元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玉香球花》作为一首描写花的曲子,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绣球花的美丽和生命力。这首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