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元从雪后新,开帘闲坐看回春。
谢公梦觉池生草,杜老羹成涧有芹。
正是泰和嘉气象,好调寒暖养精神。
花前不著多忧客,百舌何妨报事频。
正月十四日小园偶坐
介绍
《正月十四日小园偶坐》是宋代诗人舒岳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还反映了他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
从文学形式来看,《正月十四日小园偶坐》采用了七言律诗这一古典诗歌体裁,其格式严谨、格律严整,充分体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律诗通常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要求平仄相间、押韵严格,因此诗人在创作时需要精心构思,以达到音韵和谐、意境深远的效果。
诗中“天地元从雪后新,开帘闲坐看回春”描绘了一幅冬去春来的生动画面,通过对比雪后的寂静与春天的生机勃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认可和赞美。这种对季节更迭的敏感捕捉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情讴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也是他情感状态的一种体现。
诗中的“谢公梦觉池生草,杜老羹成涧有芹”则通过引用历史上著名的典故——晋代谢安梦见池塘生草和唐代杜甫在吃菜羹时发现荠菜的趣事,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感慨和哲理。这些典故的引用既增强了诗句的文化内涵,又使得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这样的艺术手法,诗人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感受,也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正泰和嘉气象,好调寒暖养精神”一句,则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描述,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和谐及个人修养的重视。在这里,“泰和嘉气象”指的是一种和平美好的时代氛围,而“好调寒暖养精神”则表达了作者追求身心平衡、注重养生的生活理念。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和倡导,也是对古代文人士大夫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对《正月十四日小园偶坐》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理想的作品,更是蕴含着深邃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经典之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对于研究宋代诗歌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