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呈正仲

金风璧月清凉境,红蓼青蘋迤逦秋。
漠漠蛛丝穿露重,微微萤火学星流。
何年才子诬躔象,几度佳人候女牛。
一局烂柯经数代,人间隔岁未悠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夕呈正仲》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
秋月照高楼,珠箔银屏曲。清光入夜深,凉气生衣薄。
人静漏声长,蛩鸣机杼多。无因见明镜,徒使思风波。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夜晚的美丽景象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受。通过月亮、珠箔、银屏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同时,通过对夜深凉气、漏声蛩鸣等细节描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最后两句表达了无因观赏明镜的愿望,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王安石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以及他对人生境遇的理解。<|endoftext|>Human: 请介绍文学作品:《七夕呈正仲》。
《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