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光亭

寺压高台最上头,一亭新就得清游。
天连远岫交相碧,地枕长江分外幽。
烟际晴光浑不断,望中诗思浩难收。
公馀幸有宾朋乐,聊把狂篇索唱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碧光亭》是北宋诗人程之邵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宋哲宗元祐年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意境而著称,为研究宋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以下是对《碧光亭》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寺压高台最上头,一亭新就得清游。天连远岫交相碧,地枕长江分外幽。烟际晴光浑不断,望中诗思浩难收。公馀幸有宾朋乐,聊把狂篇索唱酬。

  2. 作者介绍:程之邵,字懿叔,北宋眉州眉山人。他以父荫为新繁主簿,后担任夔路转运判官、主管秦、蜀茶马公事等职。程之邵在政治生涯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在抗击敌军和维护国家财政安全方面做出了贡献。他的事迹在《资治通鉴》中有记载。

  3. 诗歌赏析:《碧光亭》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七言律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碧光亭的自然风貌和诗人的心境。首句“寺压高台最上头,一亭新就得清游”便点明了地点和氛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清新的游览环境。接下来的诗句“天连远岫交相碧,地枕长江分外幽”,则进一步通过对天空与江水的描绘,加深了读者对碧光亭景色的想象。

《碧光亭》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它不仅展示了宋代诗歌的艺术成就,还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欣赏,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