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游东禅

出城林径起苍烟,白马遗踪俗尚传。
第一僧居兰若处,几番身醉荔枝前。
百年骚客来题寺,三月游人作乐天。
更爱堂头迎太守,路旁先坠碧云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巳游东禅》是宋朝诗人王逵的作品,由他创作于北宋时期。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洛阳东禅寺的赞美之情,展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的热爱。下面将深入分析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内容以及艺术特色:

  1. 创作背景
  • 历史背景:据《宋史·王逵传》记载,王逵在宋朝时曾任大理寺丞、知州等职,其生平事迹多与司法、治理有关。
  • 文化背景:《上巳游东禅》作于北宋时期,当时正值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紫陌破清晨,雕鞍映画轮。因修洛阳禊,重忆永和春。锦乡荀香度,楼台梵宇新。忙中得间暇,来见解空人。 」
  • 注释:此诗为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清晨出行、重访东禅寺的愉悦心情以及对洛阳东禅寺美景的赞美。
  1. 作品赏析
  • 意境营造:诗中“紫陌破清晨”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而“雕鞍映画轮”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 意象运用:诗中的“锦乡荀香”、“梵宇新”等意象,都富有诗意,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艺术美感。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洛阳东禅寺的描述,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佛教文化的敬仰。
  1. 名家点评
  • 程师孟点评:根据《上巳游东禅》的作者程师孟的点评,此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洛阳东禅寺的喜爱,还反映了他对佛教的信仰。
  • 其他诗词赏析:宋代诗人王逵的《上巳游东禅》与其他描写佛教寺院的诗词相比,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上巳游东禅》作为一首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不仅展示了王逵的文学才华,也为人们理解宋代文化和宗教风情提供了宝贵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