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刘夔咏茱萸

秋风台上起高歌,把酒看花意已多。
屈轶不生神豸死,结茱为佩欲如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答刘夔咏茱萸》是宋代程琳的诗作。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程琳,南宋时期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时事的感慨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 作为一位文人,程琳的诗歌常常带有深刻的哲理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1. 诗词原文
    霜枝凋翠雁横秋,莫倚危楼动旅愁。
    菊有清香樽有酒,茱萸不插也风流。

  2. 诗歌赏析

  • 首句“霜枝凋翠雁横秋”,描绘了一个深秋时节的景象,霜冻的树枝显得格外凄凉,大雁在天空中排成直线向南飞翔,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接下来,“莫倚危楼动旅愁”,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却无法忘怀人世间的离愁别绪,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哀愁。
  • “菊有清香樽有酒”,通过对比菊花的清新与美酒的醇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享受生活的情怀。
  • “茱萸不插也风流”,用茱萸这一元素来象征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即使不通过外在的装饰也能展现出独特的风采。

《和答刘夔咏茱萸》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哲学思考。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讨,程琳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审美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