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工部兄迁中散述怀韵

一岁连膺四命书,衣冠庆美近时无。
绵长本自天资厚,凭藉由来地势孤。
襆被昔高兰省去,彯缨今喜棘班趋。
立言制行俱忠孝,岂愧堂堂七尺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工部兄迁中散述怀韵》是宋代诗人葛胜仲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年间,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复杂感受及个人命运的感慨。葛胜仲作为宋朝的官员,在政治风波中历经坎坷,这首诗便是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一种心境流露。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葛胜仲,字鲁卿,宋常州江阴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与文学家,曾历任太常卿、国子祭酒等职。他不仅在官场上颇有建树,而且以编纂《丹阳集》著称。
  1. 诗歌原文
    一岁连膺四命书,衣冠庆美近时无。
    绵长本自天资厚,凭藉由来地势孤。
    襆被昔高兰省去,彯缨今喜棘班趋。
    立言制行俱忠孝,岂愧堂堂七尺躯。

  2. 诗歌解析

  • “一岁连膺四命书,衣冠庆美近时无。”这两句反映了诗人接连获得高位的荣耀,但随之而来的或许是高处不胜寒的孤寂。通过“衣冠庆美”与“近时无”形成对比,展现了一种矛盾的情感。
  • “绵长本自天资厚,凭藉由来地势孤。”诗人通过自诩天赋深厚,却感叹凭借才学难以摆脱孤独的境地,反映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
  • “襆被昔高兰省去,彯缨今喜棘班趋。”这两句描绘了从昔日的简朴到今日地位的转变,从“襆被”到“彯缨”,象征着身份的提升和社会地位的变化。
  • “立言制行俱忠孝,岂愧堂堂七尺躯。”最后一句表明,尽管面临种种困境,诗人依然坚持自己的道德标准和忠孝情怀,并不因个人的境遇而感到羞愧。

《和工部兄迁中散述怀韵》不仅是一首诗文,更是一份历史的见证,记录了一位文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内心世界与情感变化。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刻理解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