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其一赏梅

东阁郎官巧写真。西湖处士妙传神。嫣然一笑腊前春。
斗好虽无冰骨女,相宜幸是雪髯人。且烦疏影入清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沙·其一赏梅》是宋代诗人曹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作品以赏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的坚韧不拔和美丽生动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下面将介绍此诗: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曹勋(1245年—1312年),字公权,号松隐,汉族,颍州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南宋末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元代初期重要官员。他曾任翰林学士、集贤殿修撰等职,与同时代的文学家如黄庭坚、米芾等人有过交往。在宋亡后,曹勋选择了隐居生活,其文学作品多反映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思考。
  • 创作时间:据传《浣溪沙·其一赏梅》的创作时间为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当时曹勋可能身处杭州西湖之畔,观赏着初夏时节的梅花。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览西湖时有感而发所作。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原文
    东阁郎官巧写真,西湖处士妙传神。
    嫣然一笑腊前春,斗好虽无冰骨女,相宜幸是雪髯人。
    疏影入清尊。
  • 诗句解析
    “东阁郎官巧写真,西湖处士妙传神。” 这句中,“东阁郎官”和“西湖处士”分别指的是曹勋本人以及与他同时代的文人。曹勋在这里通过自己的形象,巧妙地展现了自己的书法造诣。而“巧写真”与“妙传神”则是形容自己书法的精湛与传神。
    “嫣然一笑腊前春”,这里描述的梅花在冬天依然绽放,犹如少女般嫣然一笑,展现出了梅花的坚韧与生命力。这里的“腊前春”不仅指季节,也暗喻梅花的美丽在寒冷中依然保持鲜活。
    “斗好虽无冰骨女,相宜幸是雪髯人。” 这两句则进一步赞美了梅花的高洁。虽然梅花没有像冰雪中的梅花那样洁白无瑕,但它却拥有雪一般的风采。这里的“冰骨女”和“雪髯人”都是比喻,用来突出梅花独特的美。曹勋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梅花高洁品质的赞赏。
    最后一句“疏影入清尊”,则是对整个景象的总结,梅花的影子映照在清澈的酒杯中,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优美动人。
  1. 作品意义
  • 美学价值:《浣溪沙·其一赏梅》以其简洁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艺术财富。
  • 文化内涵:这首诗不仅是对梅花的赞美,更蕴含着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浣溪沙·其一赏梅》不仅是一首赞美梅花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美好事物的感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