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忽忽又残春,策杖郊原肯厌频。
往古来今何足校,闲花幽草自争新。
旋开酒蚁成高会,共解名缰作逸民。
随处怡然真有味,不须千里忆吴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流年忽忽又残春,策杖郊原肯厌频。
往古来今何足校,闲花幽草自争新。
旋开酒蚁成高会,共解名缰作逸民。
随处怡然真有味,不须千里忆吴莼。
。
《与通判王定国承议游竹西》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四句:
竹里清阴可小憩,门前流水自东流。
客来无酒且留醉,月到中庭人似秋。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竹西游览时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通过“竹里”、“门前流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氛围。同时,“客来无酒且留醉”,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轻松自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月到中庭人似秋”,则以月亮和秋天的景象衬托了夜晚的寂静和作者内心的孤独感。
这首诗虽为闲适之作,但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了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状态。苏轼以其独特的视角与情感表达,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