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霍子侔

平时咳唾落珠玑,未掌丝纶亦数奇。
远去天官空帐幄,中分淮水动旌旗。
圜扉荡涤民知免,列位搜扬士不遗。
报国功成有馀日,也应回首念流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霍子侔》是宋代诗人邹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歌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邹浩:字志完,号东山,南宋文学家、思想家。他是江西吉安人,一生以儒学为己任,多次上书朝廷,批评时政,主张抗金复国。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民的生活疾苦,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1. 诗歌原文
  • 平时咳唾落珠玑,未掌丝纶亦数奇:形容自己的才学虽高,却未能得到施展的机会,命运多舛。
  • 远去天官空帐幄,中分淮水动旌旗: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理想的追求,希望能为国家贡献力量。
  • 圜扉荡涤民知免,列位搜扬士不遗:描绘了治理国家的理想画面,希望官员们能选拔贤能,不遗漏任何一位有才能的人。
  1. 艺术手法
  • 比喻:《怀霍子侔》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手法,如将人才比作“珠玑”,将政治比作“天官”,使得诗歌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 对仗:在结构上,诗歌遵循严格的对仗规则,每两句一韵,使得整首诗读起来和谐悦耳。
  • 意象: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天官”、“淮水”、“旌旗”等,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1. 作品赏析
  • 思想内容:邹浩通过这首诗表达的是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个人才华得不到发挥的不满。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深深打动读者,激发人们对现实问题的反思。
  • 艺术特色:邹浩擅长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其诗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他的诗歌也体现了宋诗注重文采、追求意境的特点。
  1. 写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的政治环境复杂多变,许多文人都在为国事担忧。邹浩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于政治的看法和期望。

《怀霍子侔》不仅是邹浩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南宋时期文人精神风貌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